“无声老板”沈国权:以手艺为笔,“剪”出共富新画卷

2025-10-18 00:00:00.0

15次

www.huadu.cc杭州花都美容美发化妆学校

在西溪街道马塍路上,隐匿着一家独具魅力的“无声发艺”。踏入店内,整洁的环境令人倍感舒心,地面不见一丝碎发,每一客理完发后都会被及时清扫。吹风机、卷发棒等工具整齐有序地悬挂在墙面上,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下一次为顾客施展“魔法”。洗头、轻柔地围上围脖,紧接着,剪刀在发丝间轻盈地游走,宛如灵动的舞者。整个理发过程行云流水,不到二十分钟,老板沈国权便为客人打造出了满意的发型。“鬓角不要剪,头发理短就行。”一位刚进店的客人在白色手绘板上认真写下自己的需求,沈国权看过后,轻轻用手指敲了两下,这便是“无声老板”与顾客之间独特而默契的应答。

数年深耕 铸就无声辉煌

“理发这门手艺,客人选择你,关键就看两点,一是精湛的手艺,二是合理的价格。”今年47岁的沈国权,小时候因突发高烧误用药物,不幸失去了听力。从浙江特殊教育学院毕业后,他先后在广告公司和服装厂从事平面设计工作。

2017年,在省残联的大力支持下,沈国权参加了快发科技与浙江花都美容美发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培训,自此正式踏入理发行业。在快剪培训过程中,快发科技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快剪行业构建了一套标准化、高效化的培训体系。沈国权在快发体系的科学指引下,在浙江花都老师手把手的悉心教导中,系统学习了快剪的各项技能。从基础的发型设计到快速精准的剪发手法,每一个环节他都学得一丝不苟,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细致入微的指导。这段宝贵的学习经历,为他日后在理发行业的深耕细作筑牢了坚实根基。

初学理发时,沈国权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挑战。由于沟通存在障碍,他的学习进度比其他同学慢一些。但他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他利用更多时间刻苦练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记录下来,课后迫不及待地向老师请教,一有时间就继续钻研。

无声胜有声 赢得满堂彩

这里没有“欢迎光临”的热情招呼,也没有“下次再来”的温馨道别,却凭借着独特的魅力积累了无数“回头客”。

沈国权始终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顾客,他清晰地记得自己接待的第一位顾客。“他发现我是聋哑人时,满脸都是震惊。”沈国权笑着耸了耸肩,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但我给他剪的发型让他十分满意,第二次他不仅自己又来了,还带来了很多新客人。”凭借着精湛的技艺,沈国权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首选Tony”。除了“好手艺”这一招牌外,“无声发艺”还有一个令人称赞的特点——价格亲民。店内快剪只需10元,染发80元起,实惠的价格让顾客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诚意。此外,沈国权还细心地设置了皮肤病顾客专用工具箱,并配备了消毒柜,让顾客们能够放心享受理发服务。

“做生意,要对得起顾客的信任,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沈国权真诚地说道。从2019年古墩路首店开业以来,沈国权的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已有四家店铺,团队也逐步壮大至9人。“我很喜欢这家理发店的氛围,我这个人比较内向,不太喜欢和陌生人聊太多。”家住下马塍的陈女士笑着说,“在这里没有像别的理发店那样推销的尴尬,沟通更加简洁高效。”陈女士经朋友介绍来到这家店理发,她对这次剪发效果十分满意,表示下次还会继续光顾。

从受助到施助 共赴富裕路

多年来,沈国权得到了多方的帮助与支持。就拿马塍路这家“无声发艺”来说,浙江省残联为其减免了3年租金,还贴心地提供了收银桌、智能取票机以及供客人休息的沙发等设施。2023年,沈国权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开始参加“爱心义剪”志愿服务。每逢社区活动,他都会带着工具,前往为老人们免费理发。店里的吧台上摆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次义剪的情况,目前,已累计近60场。

“听障人士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很多人看到关于我的报道后,主动来店里应聘。有了他们的加入,我们的店充满了希望和活力。”沈国权的店积极为听障人群提供就业岗位,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应聘。目前,他的9人团队里,有8位都是听障人士。这些员工的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每个人都怀揣着对理发的热爱,认真钻研、刻苦练习。沈国权对他们也倾注了大量心血,空闲时间,他会耐心地一对一指导,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员工们也会主动在网上寻找理发教学视频,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听不见有时也是一种‘优势’,学习时能静下心来,排除很多干扰。”沈国权憨厚地笑着,眼中满是欣慰。学成的员工,有的选择留在店内继续工作,也有不少回家自己创业开店,而且生意同样红红火火。一直以来,沈国权都把员工当成自己的亲密伙伴,他说,自己只是为这些员工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大家在一个店里,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百花齐放春满园”,他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手写板,然后竖起大拇指,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